吴书云
吴书云

    吴书云,女,70岁,大厂县夏垫镇韩家府村计生专干兼报账员。37年来,她不仅践行节俭家风,还坚持为乡亲义务理发,让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勤俭节约带来的实惠和便利,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勤俭节约之星。
    吴书云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因为过着清贫的生活,让一家人养成了节约的习惯。她注重从细节抓节约,注重节约水电,防止资源浪费,自觉做到在自然光照足够的情况下,白天不开灯,离开时随手关灯,杜绝“白昼灯”、“长明灯”现象。将家庭用电设置成节电模式,在使用水龙头尽量开小,用完随手关闭,严禁跑、冒、滴、漏,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,确保每分钱花到实处。
    说起义务为乡亲理发的初衷,还得从37年前说起。1978年,吴书云的儿子出生。当时家里很是清贫,为了节省花销,持家有道的她自己学着为儿子理发,左邻右舍见她的技术好,又和气,就找她帮忙理发,她都来者不拒,而且不收一分钱。这样一来,理发的人越来越多。吴书云当时就想,大家去理发店理发都要花钱,自己何不把理发的技术练习得更好,既能帮助父老乡亲节约开支,还能为村里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。吴书云打定了主意,自己花钱买了理发器、刮脸刀、梳子、刷子,扯下家里的窗帘做围子,开始了她近37年的义务理发之路。
    理发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可不简单,特别是为老人和孩子。“老太太岁数大了,背一驼,脖子也缩了,脖颈上的头发就不能‘理’了,得用‘推’的,这样才干净利落;老爷子大多数留光头,‘理’和‘推’都不成,得用‘剃’;满月的孩子胎毛软,要用非常快的推子;大一点的孩子怕电推子嗡嗡的声儿,就得用手动推子;要是孩子闹,我也有办法——我家总预备着糖块,孩子来了,先拿出块糖来,把孩子哄顺了就让理发了。”吴书云说起她的理发经验来,就像打开话匣子。
    吴书云不仅在家里为乡亲理发,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。韩家府村耄耋之年的谭洪勋老人瘫痪在床,一看见吴书云来了,特别高兴。他感慨的说:“她帮我们理发这么多年,看我下不了床,就到家里来理,怕我们不好意思麻烦她,她自己估摸时间,觉得我该理发了,自己就来了,从来不用叫,也不收我们一分钱、不吃我们一顿饭,我打心里感激她。”分文不收,为行动不便者上门理发,主动上门,这都是吴书云自己定的“铁规矩”,近四十年来,她一直践行着自己心里的承诺。每逢过年过节,吴书云就特别忙。腊月里,农村里的年味正浓,走亲戚、会朋友、放鞭炮,忙碌了一年的农民还在享受着难得的空闲。可是,吴书云却早已闲不住了,她心里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,特别是那些卧床不起的老人,“腊月里一定要给老人好好地‘整整’,让他们过新年也有个新气象。”寒风中,吴书云夹着简单的“工作包”出发了。
   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吴书云收获的是那份浓浓的乡情。37年来,她不知道用坏了多少理发工具,可是她却从来不用买——这个送来一把毛刷子,那个拿来一把理发器,村民看到她的理发围布破了,就把自家的新床单送来,说到这里,吴书云就感激不已。当初找她理发的孩子,有的已经三十多岁,许多人已经走出了村子当上了大老板,可是他们只要回到村里还是愿意找他们的“三婶子、三奶奶”理发,为的不是别的,是那片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情。
    在吴书云看来,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,为乡亲做点事,她心里满是无私付出之后的满足和快乐。她说,给乡亲们理发,她感到很快乐,大家满意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