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静
赵静
    赵静,女,36岁,香河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。2004年接触特教以来,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直担任聋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。特教专业和教普通孩子相比,特教老师要付出更多的艰辛,即使是这样,她也更加热爱这份特殊的职业,更深刻懂得特教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。
    特校的班容量很小,她的班只有六个学生,这些残疾孩子年龄参差不齐,残疾状况也各不相同。这六个孩子有聋校一年级,聋校初三年级,三个培智一年级,一个培智五年级,他们当中还有多动症、自闭症、精神障碍的。课堂上学一个简单的字母或生字、一句平常的日常问候语,往往要教上几十遍、上百遍。琐碎的工作每天都机械地重复着,常人是无法想象出这种单调和枯燥的。除了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,工作是非常辛苦又繁重的,但一看到孩子们那天真无邪、渴求知识的眼神,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自己时的那份信任和热切期盼,这一切委屈又会被抛到脑后。如果普通教育培养的是祖国的花朵,她说特殊教育就是要呈现雪中腊梅独特的顽强之美。
    语文课上,为帮助聋生学会发音,发准音,她总是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,让孩子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,以及气流的大小;常常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、鼻旁、脖子上,感受声音的振动,找准发音部位;在学习舌根音时,她甚至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,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几年的训练,她教的学生有的能和健全人正常对话,有的可通过看话进行口语交流。
    对于有自闭症的孩子来说,他们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,教会他们一个简单的词语也许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。为了改变班上的一个自闭儿童,她每天都会捧着他的脸蛋儿和他对视,反复练习,课下拉着他去观察、触摸,用各种方法吸引他注意,现在他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、词语,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发生了很大改观。
    作为班主任,她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、知识竞赛、演讲比赛、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班会,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,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、自己管理、自己发展,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、团结协作的班集体。在教学工作上,她不但承担语文课的教学,而且还担任过劳技课、手工制作课和舞蹈课的教学,她所编排过的舞蹈节目参加过县级文艺汇演,获得二等奖。在她的指导下,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更是很突出,有的作品登上学校橱窗,班级作品展示栏,还有的作品参加比赛,获得了大奖呢!
    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,工作琐细而繁重。因为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是培智生,他们经常忘记关窗、关门,因此赵老师每一天都要帮他们关好门窗,等孩子们入睡了,她才会上床休息。记得08年秋天的一个晚上,一个聋哑孩子吴迪,不小心把大便拉在裤子里,那难闻的气味令人作呕,她不禁捂着嘴退到了门口,可是看到孩子坐在那里一个劲地哭,无助的眼神触动了她的心。此时,她就是一个母亲,那就是她的孩子,想到到这些,她没有了顾虑,在学生赵春华的帮助下,给他换洗了衣服。帮他洗干净后,看着他钻进被窝,她才松了一口气。他妈妈来的时候,拉着赵静老师的手,一个劲地说“谢谢,谢谢您。”那时,她感觉身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。
    和智育相比,她更重视思想教育,培养聋生自强不息、与命运抗争的精神。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,赵老师更会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。记得2010年一个夏天,有一个毕业生叫田进宝,他是先天耳聋,他的爸爸是智障,妈妈也是和他一样也是先天聋哑,因此孩子总想多挣点钱,被一个聋人犯罪团伙骗到了浙江嘉兴,不仅挨打挨骂,还叫他去偷东西。孩子很聪明,通过上网和赵老师取得了联系,赵老师帮他在异地报了警,通过救助站把他救助回来。几番周折,当他回到家看到赵老师时,就像和妈妈离别许久的孩子一样和老师紧紧拥抱在一起,泣不成声,百感交集。
    大家也许不知道,精通手语的赵静经常为社会做听障服务,帮银行、福利工厂做手语翻译。另外,她还经常协助公安部门做聋哑人犯罪案件的翻译工作。这一切,换来了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赞誉。